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深圳光明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改革创新研究”课题研究生调研队调研情况
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亦是民意上达的重要渠道,在我国治理实践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责任。为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我院马卫红教授带领调研团队前往光明区、龙华区、南京等地开展以“深圳光明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改革创新研究”为题的调研活动,参与此次调研的有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杨瑾、韦芷莹。此次调研目的旨在提炼深圳市光明区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改革实践经验,创新社会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中心向基层下移,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良好局面。
图1:光明区信访局座谈
2019年7月18日至8月1日,在马卫红教授的带领下,调研组前往深圳市光明区、龙华区和南京市进行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前期调研组主要在深圳市内的光明区和龙华区开展实地调研,先后前往光明区信访局、光明街道、公明街道、深圳北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地收集调研资料。后期调研组赴南京学习当地的先进基层治理经验,并对南京市信访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南京市秦淮区信访局、南京市秦淮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南京市秦淮区网格化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南京市秦淮区双塘街道等多个单位进行走访。通过与当地政府人员、社区工作者的访谈、座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调研组初步了解基层信访工作、基层治理及信访问题源头治理等情况。
图2: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学习“枫桥经验”
通过此次调研,调研组发现处于社会矛盾多元高发的时代背景之下,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探索起以主体多元化、治理信息化、化解源头化为特征的信访模式,为站在全国视野下审视光明区基层治理经验优势,分析调研地区经验的共性基础上,调研组提出打造光明信访治理的经验样本。深圳市光明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着社会矛盾多元、社会形式严峻等多种现实困境,在此背景下,光明趣味积极探索社会矛盾问题源头治理的新路径。研究发现光明经验的优势在于形成了信访改革的整体效应,从信息采集到信息处理,综合建立健全各项治理体系,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发挥社会大众力量,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各类改革资源,对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和破解联系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难题等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供稿:杨瑾)
调研感想(杨瑾、韦芷莹):
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建立信访制度以来,信访制度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被重视的同时也广受批评。提到信访,老百姓第一反应便会浮现各种“进京上访”事件,可以说信访的“污名化”现象普遍存在于老百姓的心目当中,甚至普通民众一有事就来找信访,然而信访它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而且它应该做什么?这三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脑中。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深圳市光明区既面临着大发展大建设的需要,同时民众诉求的多样性、陌生人的城市社会也使得当地信访矛盾形式更为复杂,然而光明区2019年的上半年信访矛盾化解量高达90%以上,这个数据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深圳市光明区的信访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为什么能达到如此高的矛盾化解率,在有幸参加本次调研活动后,我的一些疑惑有了解答,但更多的疑惑又开始浮现,深知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能有所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