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培养 > 教改教研 > 短课 > 正文

短课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学院本科开设“创新创业短课”一览表

各位同学:本学期管理学院开设了7创新创业短课,具体信息如下,欢迎大家积极选修!

序号

类别

课程名称

教师

邮箱

1

科研项目

网红经济与直播电商

马利军

lijun.ma@gmail.com

2

科研项目

员工压力与恢复:基于体验抽样法的研究

张琦

chyizhang@szu.edu.cn

3

专题研讨

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与优化

楚湘华

x.chu@szu.edu.cn

4

科研项目


跨问题群智优化算法模型构建与算法研究

蚁文洁

wenjie.yi@szu.edu.cn

5

专题研讨

在线消费行为的研究

罗汉洋

lhyweb@163.com

6

创业实战

人力资源技能实践训练

王军

wj@szu.edu.cn

7

科研项目

基于算法应用场景下的消费者判断与决策研究

牛晓晓

xiaoxiao.niu@szu.edu.cn


一、创新科研短课—科研项目短课

教学要求

教师将科研项目带入课堂,转化为课程教学。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把科研项目蕴含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涉及的基本理论、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与手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传授学生从事研究、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学习项目选题立项、文献检索、申报论证、制定研究计划、完成研究过程和论文写作、提交成果等。


课程结束后,课程主讲教师(项目负责人)可以挑选热爱研究且具有一定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生进入项目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活动。


二、创新科研短课—专题研讨短课

教学要求:

由教师拟定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主题或科学问题,并布置学生在课下查阅资料和文献,进行理论学习和研讨准备;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该主题或问题进行研讨,并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训练。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提前发布讨论话题及研究背景材料,学生也应充分做好课前思考准备。


要求该类课程做到选题恰当、组织流畅、课前准备充分、注重讨论质量,重点训练学生的文献综述能力、学术研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三、创业实战短课

教学要求:

主讲教师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实践能力为目的,鼓励学生基于科研的创新能力为驱动,采取社群讨论、案例研究、情境模拟、实战演练等多元授课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思维和意识。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探索各行业的创新创业契机,并针对企业项目管理、商业模式策化、创业思维、创业技术、创新创业路径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讲解,指导学生撰写商业计划、设计运营方案、参与行业竞赛与实现项目落地等。


四、 课程设置:


1. 实行师生双向选择的招募制,学院和教师可通过适当方式公布开课信息(网站、学生群等),由主讲教师接受学生报名,学生不需要在系统进行选课的操作;鼓励开课学院或相近交叉学科学生选修该类课程;学生也可在课程开课的第一周现场试课,由教师协调,择优录取。


“科研项目短课”选课学生数为10人左右,低于7人不予开课;专题研讨短课选课学生数为15人左右,低于10人不予开课;创业实战短课低于10人不予开课。


2. 共开课18学时,计1学分,成绩计入创新创业实践成绩单,不计入绩点。


2021级(含2021级)之后入学的学生修读短课课程,所获学分为创新创业限制性选修学分,不进行学分折抵。


2021级(不含2021级)之前入学的学生修读短课课程,所获学分可进行折抵。若培养方案中有创新实践学分的要求,所获学分优先折抵创新实践学分。若培养方案中没有创新实践学分的要求,开课单位与学生所在学院一致,所获学分可折抵专业选修学分;开课单位与学生所在学院不一致,所获学分可折抵个性学分。每位学生每学年只能选修1-2门课程,1学年中超出2门将不能被录入系统,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选修。学分认定工作通常在学生拟毕业学期(一般为每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进行,不需要学生在系统操作。


3. 不设期末考试,采取过程性考核方式,由主讲教师根据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成绩评定(采用ABCDF等级记分制)。具体要求请按照《深圳大学本科课程考核办法(修订)》(附件1)过程考核的规定执行。


4. 开课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请同学们关注学院的通知或咨询开课教师。

学期末,可登录“办事大厅”—“创新创业短课”查询成绩。


未尽事宜,请以学校教务部的公文通《关于公布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创新创业短课及学生选课的通知》为准。



管理学院

2025年11月17日

发布时间:2025-11-17 11:28

关闭

Copyright © 200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18045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