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 陈继红

  • 教授
  • 邮箱:jihongchen@szu.edu.cn
  • 办公地址: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明理楼B314
  • 办公电话:

    0755-26534161

教师简介

        陈继红,男,1981 年生,湖北黄冈人(黄冈武穴市),博士,深圳大学全职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省市重点研究基地)院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海洋强国)首席专家,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斯坦福全球 Top2%顶尖科学家,国际海事知名专家

        长期聚焦国际海事、港口航运领域的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学术和行业影响力。入选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省**计划专家、交通运输部科技英才、上海市东方学者、上海市浦江学者等人才称号;荣获“中国航运百人”、“中国航运青年杰出人物”、“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等国际海事行业重要荣誉。

        担任爱思唯尔国际海洋权威 SCI期刊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主编JCR Q1区、中科院1区Journal of Sea Research 副主编(JCR Q2区、中科院3区Sustainable Horizon 副主编(ESCI 收录);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 副主编(SCI 收录,2021-2022年);Marine Policy(SSCI 检索)、Maritime Business Review(ESCI 收录)、Current Chinese Computer ScienceKM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EI收录)、《交通运输工程学报》(EI收录)等期刊编委/青年编委。

        截至2024年初,主持和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海洋强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海事政府/企事业项目等各类课题90余项,荣获省部级/国家学会/其他各类奖项2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SCI/SSCI期刊论文150余篇,中文权威/核心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学术影响力巨大,H-index 达40(谷歌学术)获得系列国际海事相关领域的发明专利。国际海事领域大量研究成果荣获中央/省市领导和政府机构的批示/采纳近三年获得中央/省市领导和政府机构批示/采纳15余项,其中中央最高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2项,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1项

        具有国际海事企业多年的全职工作经验、世界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高级航运顾问等行业经验以及丰富的国际海事相关学术和政府机构任职经验,国际海事学术和行业影响广泛。担任世界银行港口发展顾问、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交通与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委员、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船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多式联运分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水路运输与工程教指委秘书长、广东省交通运输类教指委委员、世界交通大会WTC运输规划学部城市物流与多式联运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能源领域行业港口岸电设施标准化委员会专家、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特聘专家、平安银行特聘专家、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招商顾问等学术和行业专家职务。研究成果在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美国农业部、韩国海洋水产部、上海市政府、广东省政府、深圳市政府、上海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江苏港口集团、山东港口集团、天津港口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深圳港集团、湖北港口集团等中国政府/国际机构/海事行业等机构单位广泛交流应用。


长年招聘教师(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以及根据国家和学校每年政策招收博士硕士全国推荐免试,学术型,国际海事智慧管理交叉育人平台,自主招生等各类人才。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海事管理、运筹学、计量与统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算法、人工智能、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博弈、物流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等相关交叉学科专业方向均可。有兴趣者请将CV发送至:656441352@qq.com 或 jihongchen@szu.edu.cn 。

热忱欢迎有志之士加盟深圳大学,我们共同打造国际海事研究学术团队,为大湾区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和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知识引领、学术支撑和智库服务。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海事、港口航运

(1)港口与国际航运管理(港航运营优化、海运物流与供应链、港航市场分析与实证等)

(2)绿色海洋与海事治理(港航节能减排、绿色海事政策研究、海洋碳达峰与碳中和、海洋可持续治理、船舶污染评估与治理等)

(3)国际海事管理与政策(海事经济机制设计、海事安全评估治理、航运服务创新、自贸区/港与海事政策研究等)

(4)智能海事与大数据分析(智慧港航系统规划、智能船舶与航行管理、海事大数据分析等)

科学研究

1、科研课题/获奖

        截至2024年初,主持和研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省部级/海事行业各类项目90余项。其中,纵向项目25项,国家级项目8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2项,省部级重点项目4项。荣获省部级/国家学会/其他各类奖项20余项

        近年来,作为负责人主持的国家/国际/部委纵向项目9项:1项国家级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中韩国际合作项目,1项教育部基金项目,1项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1项交通运输部人才项目、1项省**计划人才项目、1项上海市东方学者人才项目等。


 2、学术论著

        长期从事国际海事、港口航运领域的学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丰硕的学术成果。

        出版国际海事专著1部《班轮联营系统协同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该著作荣获全国第八届先进生产力理论与实践成果一等奖)、合著著作和《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控制实验教程》(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等港口航运实践教材多本。

        截至2024年初,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200余篇,SCI/SSCI期刊论文150余篇,中文权威/核心5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0余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Natur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D/E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Marine PolicyTransport Polic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Ocean Engineering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Journal of Navigation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运筹与管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中国造船》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

        尤其是在国际顶尖期刊Nature上发表2篇国际海事文章,封面亮点,引起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 、欧盟、美国、中国政府以及国际海事业界的高度关注,国际影响力巨大。IMO将文章收录在其官方刊物《CURRENT AWARENESS BULLETIN》中,并将此问题列入了会议讨论议程。2021年在Marine Policy 发表的学术文章Ship scrappage records reveal disturbing environmental injustice引起欧盟、IMO等国际重大关注,得到Nature期刊的长篇亮点报道。


部分代表性期刊论文:

[1]Wan, Z., & Chen, J(通讯). (2018). Human errors are behind most oil-tanker spills. Nature, 560:161-163. (封面亮点文章,影响因子IF:41.577)

[2]Wan, Z., Wang, L., Chen, J.(通讯), & Sperling, D. (2021). Ship scrappage records reveal disturbing environmental injustice. Marine Policy, 130, 104542. (研究成果荣获Nature期刊长篇亮点报道)

[3]Ye, J., Chen, J.(通讯), Shi, J., Jiang, X., & Zhou, S. (2024). Novel synergy mechanism for carbon emissions abatement in shipping decarboniz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127, 104059.

[4]Chen, J., Bian, W., Wan, Z., Yang, Z., Wang, P.(2019).Identify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otal-loss marine accidents in the worl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ship types and sea regions. Ocean Engineering, 191,106495.

[5]Chen, J., Chen, H., Shi, J., Yan, T., Gu, M., & Huang, X. (2023). Factor diagnosis and governance strategies of ship oil spill accidents based on formal concept analysis.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6, 115606.

[6]Chen, J., Fei, Y., Wan, Z..(201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maritime fleets and GHG emission from shipp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42, 31-39.

[7]Chen, J., Wan, Z., Zhang, F., Park, N. K., Zheng, A., & Zhao, J. (2018).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h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s of typical free trade port zones in Chin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Practice, 118, 506-526.

[9]Chen, J., Zheng H., Wei L., Wan Z., Ren R., Li J., Li H., Bian W., Gao M., Bai Y(2019).Factor diagnosis and future governance of dangerous goods accidents in China’s port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13582.

[10]Chen J., Fei Y., Wan Z., Yang Z., Li H., Choi K., Xie X.(2020). Allometric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comparison of ports in a regional cluster: A case study of por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China. Transport Policy,85, 80-90.

[11]Zhang, Y., Sun, X., Chen, J.(通讯), & Cheng, C. (2021). Spatial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lobal maritime accidents.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06, 10731.

[12]Yu, M., Tan, X., & Chen, J.(通讯). (2024). Pricing competition in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with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empty container repositioning.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59, 102318.

[13] Xu, L., Luo, Y.,  Chen, J.(通讯), & Zhou, S. (2024). Capacity prioritization allocation and credit financing option in shipping freight forwarding market.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09987.

[14]Chen, J., Li, P., Wang, X., & Yi, K. (2023). Above management: Scale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testing for public opinion monitoring of marine pollution.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92, 114953.

[15]Liu, J., Zhao, H., &  Chen, J.(通讯). (2023). Blockchain-driven win-win strategy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the asymmetric competitive supply chain.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76, 108978.

[16]Chen, J., Zhuang, C., Xu, H., Xu, L., Ye, S., & Rangel-Buitrago, N. (2022).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evaluation of container shipping alliance in maritime logistics industry: CKYHE case analysis.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25, 106176.

[17]Chen, J., Xu, Q., Zhang, H., Wan, Z., & Yu, M. (2022). Bilateral slot exchange and co-allocation for liner alliance carriers of containerized maritime logistics.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51, 101479.

[18]Chen, J., Zhuang, C., Yang, C., Wan, Z., Zeng, X., & Yao, J. (2021). Fleet co-deployment for liner shipping alliance: Vessel pool operation with uncertain demand.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14, 105923.

[19]Chen, J., Xu, J., Zhou, S., & Liu, A. (2023). Slot co-chartering and capacity deployment optimization of liner alliances in containerized maritime logistics industry. 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 56, 101986.

[20]Chen, J., Ye, J., Liu, A., Fei, Y., Wan, Z., & Huang, X. (2022). Robust optimization of liner shipping alliance fleet scheduling with consideration of sulfur emission restrictions and slot exchange.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1-31.

[21]Xu, L., Shi, J., & Chen, J.(通讯). (2021). Platform encroachment with price matching: introducing a self-constructing online platform into the sea-cargo market.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56, 107266.

[22]Liu, J., Zhao, X., Chen, J.(通讯), & Wang, J. (2023). Conditions towards manufacturing upgrading in the era of Industry 4.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1-20.

[23]Kong, Y., Liu, J., & Chen, J.(通讯). (2023). Exploring the carbon abatement measures in maritime supply chain: a scenario-based system dynamics approa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61(18), 6131-6152.

[24]Shi, J., Han, W., Chen, J.(通讯), Yan, T., Chen, X., Chen, H., Xu,J., & Huang, X. (2024). Impact of China's ECA policies on air pollution in coastal cities: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synthetic-DID model. Cities, 148, 104871.

[25]Xu, L., Zou, Z., Chen, J.(通讯), & Fu, S. (2024). Effects of emission control areas on sulfur-oxides concentrations——Evidence from the coastal ports in China.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0, 116039.

[26]Fu, S., Yu, Y., Chen, J.(通讯)., Xi, Y., & Zhang, M. (2022). A framework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ation of grounding accidents in arctic shipping.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 226, 108706.

[27]Chen, J., & Yahalom, S. (2013). Container slot co-allocation planning with joint fleet agreement in a round voyage for liner shipping. The Journal of Navigation, 66(4), 589-603.

[28]Chen, J., Liu, X., Zhang, X., He, J., & Luo, L. (2017). Optimal bilateral cooperative slot allocation for two liner carriers under a co-chartering agreement. The Journal of Navigation, 70(5), 1170-1182.

[29]Chen, J., Chen, H., Smith, T. F., & Rangel-Buitrago, N. (2023). Analyzing the impact and evolution of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30 years in retrospect.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42, 106697.

[30]Shi, J., Jiao, Y., Chen, J.(通讯), Ye, J., & Gong, J. (2023). A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competition pattern of inland container por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109, 103591. 高被引论文

[31]Xu, L., Di, Z., Chen, J.(通讯), Shi, J., & Yang, C. (2021). 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n behavior strategies of multiple stakeholders in maritime shore power system.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02, 105508. 高被引论文

[32]Xu, L., Yang, Z., Chen, J.(通讯), & Zou, Z. (2023). Impacts of the COVID-19 epidemic on carbon emissions from international shipping.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189, 114730. 高被引论文

[33]Xu, L., Shi, J., Chen, J.(通讯), & Li, L. (2021).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COVID-19 epidemic on shipping tr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panel data. Marine Policy, 133, 104768. 高被引论文

[34]Chen, J., Zhang, W., Song, L., & Wang, Y. (2022). 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hanghai por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41, 156734. 高被引论文

[35]Chen, J., Ye, J., Zhuang, C., Qin, Q., & Shu, Y. (2022). Liner shipping alliance management: Overview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219, 106039. 高被引论文

[36]陈继红, 真虹, & 宗蓓华. (2008). 班轮配船模型的改进及其在航运联盟箱位租用中的应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8(3), 120-125.

[37]陈继红, 真虹, & 宗蓓华. (2009). 基于交易费用的航运组织制度演进机理.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9(4), 92-97.

[38]陈继红, 胡志华, &何新华. (2013). 集装箱班轮联营系统协同测度方法与实证.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13(6), 112-119.

[39]陈继红,曾鑫,刘响,陈飞儿.基于谱分析的海岬型干散货新造船舶市场周期性,中国造船, 2016,57(4):175-185

[40]陈继红,杨晨,真虹,张方伟,于航,郑师禹.基于随机机会约束规划的班轮联盟舱位租赁最优分配.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8,18(1):207-214.


主讲课程

1、主讲课程

·博士生课程:现代管理科学前沿、供应链理论与行为分析

·硕士生课程:国际海运管理、国际海事前沿研究、港口管理、港口战略与规划

·本科生课程:跨境电商物流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经济学、港口生产组织与管理(港口管理)(精品课程)、港口装卸工艺、运输市场学、海上货物运输、工程经济学、项目评估与管理、港口实习、航行实习、船厂实习等。


2、教学荣誉

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师风奖”、“教学竞赛二等奖”、“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十大魅力导师”、“刘浩清优秀教师奖”、“就业先进个人”等荣誉,入选教学激励计划。

社会服务

1、人才称号/重要荣誉

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2020年荣获,国际海事领域)

省**计划专家(2020年荣获,国际海事领域)

上海市东方学者(2020年荣获,国际海事领域)

上海市浦江学者(2017年荣获,国际海事领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科技英才(2018年荣获,国际海事领域领域)

中国航运青年杰出人物(2018年入选)

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2019年入选)

中国航运百人(2021年、2022年入选)

斯坦福全球Top2%顶尖科学家(2022年、2023年入选)


2、学术期刊

(1)期刊主编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主编(Elsevier爱思维尔,SCI收录JCRQ1区中科院1区国际海洋管理与政策领域老牌旗舰期刊

(2)期刊副主编

·Journal of Sea Research副主编(Elsevier爱思维尔,SCI收录,JCRQ2区,中科院3区

·Sustainable Horizons副主编(Elsevier爱思维尔,ESCI收录)

·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副主编(Elsevier爱思维尔,SCI收录),2021年-2022年

(3)期刊编委

·Marine Policy 编委(Elsevier爱思维尔,SSCI收录,JCR Q1区,中科院2区TOP

·Maritime Business Review编委(ESCI收录)

·Current Chinese Computer Science编委

·KM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编委

·《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编委(EI收录)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青年编委(EI收录)


3、社会兼职

·世界交通大会WTC运输规划学部城市物流与多式联运技术委员会主席(2023/12-至今)

·世界银行港口发展顾问(2021/05-至今)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2023/08-至今)

·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交通与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专业委员会委员(2022/07-至今)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多式联运分会常务理事(2022/05-至今)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委员(2021/11-至今)

·广东省交通运输类教指委委员(2022/04-至今)

·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2022/04-至今)

·深圳市物流行业协会高级顾问(2022/11-至今)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招商顾问(2022/12-至今)

·平安银行特聘专家(2021/08-至今)

·西安自贸区研究院特聘专家(2020/06-至今)

·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特聘专家(2019/11-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水路运输与工程教指委秘书长(2018/11-至今)

·全国能源领域行业岸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8/08-至今)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水上运输学部“港口运行”技术委员会主席(2017/08-2019/08)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特邀海事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修订前期论证)(2017年)

·国际货运代理协会FIATA考证培训、考评专家(2017年-至今)

·中国生产力学会理事 (2015/09-至今)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港口与航运)

(2015/09-2021/03)

·天津物产研究院研究员(2015/07-至今)

·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特约研究员(2013/07-至今)

·交通银行(金融租赁)高级航运顾问(2011/09-2012/09)

·航运界网首席评论员(2008/09-至今)


4、政府智库/顶层设计

        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是深圳特区建设和发展的国际海事研究机构和政府高端智库。研究院由深圳大学和特区政府部门共同发起、共同建设,获批省市级重点研究基地。研究院院长陈继红教授团队长期为中央和省市的政府部门与领导提供国际海事智库支撑和核心智囊专家服务,经常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欧盟、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日韩、东盟等国际政府和组织机构开展国际海事事务相关谈判和中国政策立场宣贯国际海事领域大量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方案荣获中央/省市领导和政府机构的批示/采纳;近三年获得中央/省市领导和政府机构批示/采纳15余项,其中中央最高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2项,中央主要领导同志肯定性批示1项

 专家团队发挥国际海事领域专长,积极开展大量的国际/国家海事领域顶层方案和政策设计。部分典型非涉密的政府服务和顶层设计案例如下

·2014年设计中韩海运枢纽协同运营方案得到韩国海洋部立项应用。

·2015年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设计中国自贸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交通运输部采纳并发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办法》(部令2016年第85号)

·2015年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核心专家出访美国,与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磋商交流国际海运联盟监管问题,宣贯中国政府政策和立场。

·2015年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部门合作,研究提出港口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政策方案,为中国港口走出去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方案设计。

·2016年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国家交通中心合作为美国农业部论证和设计全球粮食海运集装箱运输模式和政策。

·2017年作为交通运输部特邀海事专家,开展《中国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修订。

·2019年设计江苏省淮海国际陆港总体方案。

·2019年设计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国际船舶登记专项方案。

·2020年设计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功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2022年与2023年负责起草、修订《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 年)》(航运板块)。

·2022年受邀参加深圳市盐田区政协“微协商”活动,就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港产城”融合发展问题提供专家意见和智力支持。

·2022年作为受邀担任深圳市盐田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议事会”特邀专家,聚焦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建言献策。

·2022年作为特邀专家受邀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为深圳市政府主要部门领导开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和国际航运发展专题研讨指导。

·2022年设计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资源交易方案。

·2022年设计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LNG加注和运输产业链方案。

·2022年与2023年设计深港国际航运合作方案,提交至中央政府部门。

·2023年服务国务院参事室主要领导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港口航运形势考察,向中央机构部门提交决策报告。

·2023年服务深圳市主要领导关于深港国际航运合作战略考察,提供智囊专家意见和决策参考建议。

·2023年深圳“两会”期间向深圳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提交深圳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方面的提案,助推深圳国际船舶登记制度落地。

·2023年受邀担任深圳市委联合督查九组专家,开展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专题调研和督查工作。

·2023年服务深圳市政协,开展“高质量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专题调研,撰写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合作报告,提交给深圳市主要领导会议集体研讨和决策参考。

·2023年与深圳政府相关组织部门合作发起成立深圳国际航运人才发展联盟。

·2023年为深圳特区政府部门设计深圳国际航运发展方案。

·2022年与2023年负责起草完成《中共深圳市委 深圳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圳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的意见》(深发〔2023〕15号)(航运板块)。

·2023年与2024年负责起草深圳市航运贸易数字化试点工作方案。


5、行业服务

        长期的国际海事领域研究过程中,与政府机构和港航企业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担任国际海事领域社会学术职务,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例如:

·国际海事研究应用:研究成果在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美国农业部、韩国海洋水产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参事室、交通运输部、广东省政府、上海市政府、深圳市政府、舟山市政府、中远海运集团、上海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山东港口集团、江苏港口集团、辽宁港口集团、招商局集团、深圳港集团、交通银行等国际机构/中国政府/国际海事行业等单位广泛交流应用。

·国际海事教育培训:长期受邀美国罗格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高等学府,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深圳市政府、舟山市政府、汕头市政府、上海市交通委、舟山港航局、前海管理局、盐田区政府等政府部门,以及上海港集团、浙江海港集团、江苏港口集团、天津港口集团、山东港口集团、中远海运集团、招商局集团、深圳港集团等港口海运企业开展国际海事教育培训,社会服务效果很好。


6、国际合作

        国际海事行业国际化程度极强。前期丰富的研究工作基础和绩效为课题组的国际交流合作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具有良好的国际海事研究国际合作发展基础。例如:

·国际海事政府和行业机构合作交流:与国际相关海事政府和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IMO、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国际货运代理人联合会FIATA、挪威船级社DNV、波罗的海交易所Baltic Exchange、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利比里亚船旗国美国华盛顿总部等政府和机构就全球海运碳减排、国际集装箱海运联盟监管、国际船舶登记政策、国际海运人才体系、国际海运服务标准化等问题进行合作。

·国际海事科研项目应用和合作研究:相关科研项目得到国际机构应用和国外政府部门立项资助。例如,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国家交通研究中心合作参与了美国农业部粮食集装箱海运网络问题的重大课题,社会经济效应良好。与韩国东明大学、韩国海洋大学等合作研究,受到韩国海洋水产部的立项资助,获得中韩国际合作项目,中韩双方就集装箱海运等领域的中韩合作问题开展了国际研究。

·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论文发表:十分注重与国际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发表国际学术会议特邀学术报告,并就相关研究成果合作发表高水平SCI/SSCI学术期刊论文。例如,与美国加州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罗格斯大学、韩国中央大学、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希腊爱琴大学等国际专家学者以及欧盟、国际海事组织IMO等海事专家成员在Nature、Journal of Navigation、Marine Policy、Transport Policy等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合作一系列SCI/SSCI论文。

·深港合作推进湾区港航协同发展:与香港运输及物流局、香港北部都会管理部门、香港海事处、香港船东会等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保持港航物流合作机制探讨;与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在国际海事领域的课程分享、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重点围绕大湾区国际海事制度政策创新、深港港口枢纽一体化发展、深港航运高端服务协同、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等问题合作研究探讨和产业落地服务。


媒体报道

        结合海洋强国海洋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交通强国、航运强国、自由贸易区/港、国际航运中心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政策方针实施,为社会大众开展海洋知识科普,传承和发展中国海洋和海事优秀文化。例如,为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科学网、中国科学报、21经济报道、新浪、搜狐等社会媒体以及中央电视台、上海卫视、东方卫视、三沙卫视、海南新闻联播、第一财经、中国教育电视台等电视节目提供专家意见和智力支持。

参与的部分典型媒体案例,如下:

·新民晚报:2015.12.26 经济效益是最大问题——相关领域专家谈尼加拉瓜运河项目

·人民日报:2016.1.20 公共数据如何更开放,数据不单是产业,还是社会治理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2016.6.30  巴拿马运河通航 港口配套不足或难发挥效应

·中国交通新闻网:2016.6.30  巴拿马运河通航 缩短我国到美东航程

·航运界网:2017.3.4 面对饱受质疑的欧盟航海碳税,中国应该怎么办?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6.21 港口收费再度放开 两项费用纳入市场调节

·21世纪经济报道:2018.7.12 船舶工业外资限制全面放开 去产能或迎新契机

·搜狐网:2018.8.12 重磅!海事学者文章获选《自然》杂志封面亮点

·科学网:2018.8.14 《自然》刊发油轮溢油事故评述

·人民网:2018.8.14 我油轮溢油事故专家评述受关注

·航运界网:2018.12.26 航运界网首席评论员陈继红诠释世界第一港的“无人”奇迹

·航运界网:2019.5.4 百年五四,航运有你:2019年度中国航运界十大杰出青年揭晓

·航运界网:2019.8.26 陈继红: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国际船舶登记新政解读与思考

·解放日报:2019.9.3 潜力无限蓝海,就要早布局

·航运界网:2020.4.11 陈继红:用学术助力全球海洋事业发展前行

·腾讯网:2020.6.10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陈继红担任国际海洋知名SCI期刊共同主编

·香港商报:2021.8.24 大湾区海洋专栏 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亟需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

·21世纪经济报道:2023.2.16 加快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在深圳落地

·中国经济时报:2023.2.22 深圳:加快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建设

·21世纪经济报道:2023.4.26 交通部发文创新海事服务支持前海 专家称国际船舶登记迈出坚实一步

·中国水运报:2023.5.15 港口空箱堆积的底层逻辑

·深圳政协网:2023.6.15 市政协领导到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调研“高质量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深圳特区报:2023.6.1 深圳海洋发展规划公众论坛举行市民与专家面对面共话海洋梦

·香港亚洲周刊:2023.7.26  大湾区开启海上丝绸之路蛇口「港产城」一体化模式

·腾讯网:2023.11.30 可持续发展引领全球海洋经济合作,携手奏响共享繁荣交响曲

·21世纪经济报道:2024.3.1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新条例施行有望升级海洋产业、改变港强航弱格局

·南方日报:2023.11.15 深圳国际航运人才发展联盟成立

·南方日报:2023.12.6 《深圳经济特区国际船舶条例》 在深登记企业外资股比不受限

·深圳新闻网:2023.12.24 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共同探讨航运安全与发展最优路径


参与的部分典型的电视节目案例,如下:

·《国之自信》:世界第一港的“无人”奇迹

2018年,作为特邀专家参与以习总书记“四个自信”为核心宗旨的《国之自信》等电视栏目报道,参与《世界第一港的“无人”奇迹》节目制作,诠释和解读洋山港及其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的生产运营的重大科技创新,向观众讲述和展示当今我们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迈进的中国自主创新科技的强大,与国人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国之自信》栏目,是一档以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四个自信”为核心宗旨, 以建立国人自信为核心内容,展现国家成就,弘扬民族精神,将我国各个领域傲人成绩展现于国人乃至世界面前的访谈节目。


·第1财经《创时代》:再探洋山港

2020年,作为特邀专家,参与第1财经《创时代》专家访谈节目,分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洋山港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科技之力,创时代之先。针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洋山港的发展,习总书记曾明确指示:“要有勇创世界一流的志气和勇气,要做就做最好的,努力创造更多世界第一。希望把洋山港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在国家战略部署下,中国洋山港的智能制造具备了怎样的科技支撑,体现了怎样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第1财经《创时代》节目中,我们探讨了中国港口建设由“建”造向“智”造挺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已掌握大型邮轮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核心技术

2023年,作为特邀专家,参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关于中国国产首艘超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自主设计和成功建造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分享,解读和诠释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成功的行业影响和发展前景。大型邮轮,代表着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大型邮轮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与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航空母舰共同被誉为造船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办公电话

0755-26534161

英文

Jihong Chen, Ph.D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China

Dean, Shenzhe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Institute

Editor-in-Chief, 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

Associate editor,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Jihong Chen is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China and Dean of Shenzhe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Institute. He worked in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in Shanghai, China, as a Professor and 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H-index: 40 (Google)

His research expertise includes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port and shipping management, maritime management and policy, ocean and maritim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He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270 academic papers, including publications on Nature、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D/E、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Marine Policy、Transport Policy、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Ocean Engineering、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Journal of Navigation、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Reliability Engineering & System Safet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an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He has conducted more than 90 international, national, provincial and other marine projects, and has won more than 20 awards from the government, industry associations, maritime departments, etc. He was an associate editor of Regional Studied in Marine Science(RSMA), and now serves as an editor-in-chief of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OCMA), an associate editor of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JSR), and editorial board member for Marine Policy and several other journals. He is an expert member or scholar of many marine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maritime enterprises.

Copyright © 2003-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18045号

TOP